《礼记》经济伦理思想浅析
作者: 胡乐凯  日期:2011-12-01 来源 :浙江财经学院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启示 分配伦理、交换伦理 生产伦理 消费伦理 礼记 义利关系 
描述:本文从经济伦理角度对《礼记》这一重要的儒家经典进行了认真的解读,对它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旨在通过研究《礼记》一书,探讨《礼记》的经济伦理思想,从而彰显其在经济伦理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及对当今生产、生活的启示。 本文对《礼记》经济伦理思想的探讨主要从义利关系、生产伦理、分配伦理、和交换伦理及消费伦理等层面进行挖掘。在对《礼记》经济伦理思想研究的历史进行回顾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礼记》中蕴含的财富观和义利观。《礼记》认为:“义者,天下之制也;报者,天下之利也”。同时考察义利之辨的源起以及传统儒家的义利观。《礼记》主张“与民同利”,“与民共财”,只有民富,才是国家真正的富,富民观也体现了民本思想,民之得失聚散,直接关系到并且最终决定了国家的存亡,民为国本、富民为先。其次,概述了《礼记》的生产伦理思想。《礼记》中的生产伦理观是“以农为本”与“劳作有时”。《礼记》提出了“德者本也”的生产必要条件。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折射着人与社会的关系,《礼记》强调可持续生产观,重视自然资源的保护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持生产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强调要遵循自然客观规律,“取物以时”,注重按时节特征安排生产和生活,实现社会秩序和谐与自然秩序和谐的统一。对农业的重视培养了中华民族勤劳的品格。再次,分析了《礼记》的分配伦理思想与交换伦理思想。分配中强调要“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交换中强调“诚”的观念和互惠的原则,对商业伦理形成有重要作用。最后对《礼记》中注重节俭的消费伦理思想进行了分析。《礼记》中蕴含的经济伦理思想对当今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启示。《礼记》中的重义轻利的思想对市场经济社会正确处理义利关系提供了指导;其生产伦理思想对我们实现可持续生产及保护当今的自然环境具有借鉴意义;《礼记》的分配、交换伦理思想中的互惠与诚信伦理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礼记》中以节俭为主的消费伦理思想对当今的消费行为也有指导意义。对《礼记》经济伦理思想的全面梳理,在理论上深化了对《礼记》的研究,在实践上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学观点的研究
作者: 左小航  日期:2007-04-01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现代价值 天人合一 天人二分 传统 科学发展观 生态伦理 
描述:生态伦理学(ecological ethics)作为一门着重研究生态价值和人类对待生态应抱什么样的道德态度的应用伦理学科,初步形成于20世纪中期,70年代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至今已是一门受到世界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并被纳入联合国重大会议讨论的热门学科。可以这样说,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推动了生态伦理学的形成。 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我们的自然观和生态观,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寻找解决生态问题的良策。因此,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就成为当前生态伦理学研究的热点,其中有许多极有价值的思想值得我们去研究并加以借鉴。世界文明古国创造的伟大文明,惟独华夏文明独存,其他的文明都衰落了、消失了。这里的原因很复杂,但华夏农业文明中由于有生态文明的光辉,得以使这一农业文明延续下来,的确是毋庸质疑的。我们不妨将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文明看作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得以延续的道德力量,是华夏农业文明的奇葩。 本文从逻辑和历史、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思维原则出发,对“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中所蕴涵的生态伦理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梳理、诠释和剖析,对比研究了西方文化的“缺陷”和东方文化的“优势”,研究的落脚点是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观的现代价值。本文认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应建立自己的生态伦理观基础,即人与自然相对的和谐、协调进化的生态自然观;科学理性和价值理性互补的生态价值观;物质满足和人文关怀相契合的生态实践观。只有这样才能支撑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摆脱传统的工业主义的现代化影响,才能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树立健全的思想,指导中国解决发展实践中的各种难题。可以说,中国传统以“天人合一”为典型象征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于人类向新的绿色文明转向的重要价值,不仅在于其哲学的、伦理的精神层面的合理思想,还在于其一脉相承的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和实践层面的合理指导和启迪,在当代条件下这些优秀的传统生态思想经过合理的发展以后,必将指导人们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协调、持续、健康的发展。
中国农业伦理问题研究
作者: 方金  日期:2007-11-20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农业政策伦理 农业环境与资源伦理 农业伦理 伦理型农业体系 农产品生产与交易伦理 
描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政策有了很大调整,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产品的生产和交易空前繁荣,农业新技术日新月异,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然而,在这些重大变化的同时,农业领域以及农产品生产与交易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生物技术运用的风险性、农药的滥用、化肥的过度使用、毒大米事件、农业技术的垄断、农产品交易中的歧视、农民的社会、经济和制度地位以及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管理问题、生态问题,更是伦理问题。这些伦理问题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农村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环境保护和农业资源管理以及这些目标之间的平衡尤为重要,如果解决不好不仅会影响到农产品消费者的利益,影响到农业生物技术的研发和正确应用,影响到农业资源的保护、农产品的质量,而且会最终影响到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利益和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必须通过反省和行动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利用一般规范伦理学和经济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的有关分析工具,从伦理学的角度尝试来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在阐释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从整体上分析了我国农业问题的伦理内涵;其次,从历史和制度伦理学的角度探讨我国农业政策中伦理问题及其解决措施;从生态伦理学角度研究了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从农产品角色和利益相关者分析入手和经济与商业管理伦理学的角度探讨农产品生产与交易过程中的伦理问题,并就伦理型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交易战略的构建进行了研究。最后,对我国更加公正和合乎伦理的农业体系构建提出了初步设想。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界定了农业伦理问题的涵义,并指出我国农业伦理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当前农业伦理问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以及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本文认为:农业伦理问题有两个涵义,一是指农业领域中所出现的各种道德伦理现象,包括粮食伦理与安全问题、农业资源伦理问题、农产品生产和交易伦理问题、农业技术伦理和农业政策伦理问题等等;二是指调节农业领域中上述问题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和道德意识等的总和,即对农业伦理问题进行规范的问题。研究这些伦理问题对于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农民收入的持续提高和农村的文明与繁荣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2.在重新审视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和进一步认识我国现阶段农业特点的基础上阐释了我国农业问题的伦理内涵,指出我国农业问题本质上应该是伦理问题:首先,农业是一种文化,它具有文化的性质,保护传统农业文化是重要的社会伦理责任;其次,农业的根本目的是使人类免于饥饿和营养不良,提高人类的体质水平和健康水平;第三,当前农业发展过程遇到的一些热点问题也都蕴含着伦理的性质;第四,中国农业的生产与经营实际上起着农民或农村社会福利的作用。 3.运用制度伦理学的有关分析工具,对我国三农政策构建、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伦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1)提高三农政策主体的伦理水平,树立正确政策伦理观;深刻认识农业地位和农民权利,增强政策主体的伦理责任和伦理意识;形成以人为本、公正的三农政策伦理价值核心。(2)加强三农政策制定过程的伦理导向,实现政策过程伦理化:提高三农期望,重视农民参与,加强政策信息管理,促使三农政策回归公共性、民主性和信息公开化;建立三农政策执行的利益整合机制,整合三农政策相关者利益。(3)按照制度伦理要求,还我国农民平等的国民待遇。(4)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更加公正的农地产权制度。 4.运用环境伦理学的有关分析工具,从农业以及现代农业发展对我国农业环境与资源造成的压力入手,对农业与农业环境与资源的伦理价值进行了重新认识,提出了我国农业环境保护和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伦理原则和行为规范。(1)农业具有粮食安全、环境生态、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等伦理价值: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不仅为提高农产品品质提供保证,同时也是提高农作物产品数量的环境保证;农业半野生生境对农作物及其半野生生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于人类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农业环境也具有很重要的人文价值;农业资源自身具有不依赖于人类利益取舍的价值,它既对农业生产、对于人类有价值,它更是整个生态体系的一部分,更对整个生态体系平衡的维护、可持续性存在以及自身可持续性产生工具性价值。(2)我国农业环境保护和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主要依据:资源共同性、生态保护性、社会公正性、责任层次性、经济发展性、发展知识性等伦理原则;主要遵循尊重自然、适度发展、保护环境、洁净生产、绿色消费等伦理行为规范。 5.在阐述农产品、农产品生产与交易伦理内涵的基础上,运用经济或商业伦理的有关分析工具对农产品生产与交易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道德责任、存在的不道德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据此提出了农产品生产与交易的伦理原则,并就伦理型农产品生产与交易战略制定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1)农产品生产与交易过程中存在农业资源浪费严重、忽视农产品的安全性、农业生产资料滥用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农业技术强制使用、农产品交易缺乏公平性、农产品质量欺骗、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败德行为等不道德现象;(2)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有:环境伦理、经济伦理、产权伦理意识淡薄,过分地追求利润,信息不对称,不良政策导向:(3)应遵循的原则:全球共有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环境资源伦理准则,粮食安全性、权益公平等等政策(制度)伦理准则,自由平等交易、诚实不欺和消费者自我保护等商业伦理准则。(4)伦理型农产品生产与交易战略的宗旨是消除饥饿、保证健康、提高福利、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命是以合乎法律和伦理的方式,为社会提供充足的、安全的、有竞争力的、能增进社会福利水平的农产品或农业服务;战略立足点是公平地对待各利益相关者,实现企业可持续性生存和发展。战略体系:信誉战略、伦理型产品战略、伦理型生产战略、伦理型组织战略、伦理型竞争战略、伦理型营销战略等。 6.在以上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我国更加公正和合乎伦理的农业体系的构想。(1)更加公正和合乎伦理的我国农业体系的目标:提高全民福利、保护农业环境、维护农村公平。(2)更加公正和合乎伦理的我国农业体系应包括合乎伦理的价值体系、生产体系、交易体系、产业化组织体系和支撑体系。(3)更加公正和合乎伦理的我国农业体系应建立正义民主的决策机制、忠实灵活的执行机制、严谨客观的评估机制等运行机制。
中国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研究
作者: 李恩  日期:2012-06-01 来源 :吉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生态农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 人与自然和谐 农村生态文化 
描述:进入21世纪,世界各地自然灾害频繁爆发,并且出现了几十年不遇的极端异常天气。这些异常情况,在我国也屡见不鲜。这些灾害性天气,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追求高增长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严重破坏。20世纪末,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绿色经典文库,在总序中吴国盛指出:“我国经济正处在高增长时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相当严重,环境状况不断恶化,但有关调查却显示,我国公众和学界的环境意识均非常欠缺。我们深感,弘扬绿色意识、倡导绿色观念、确立绿色伦理,是我们走向新世纪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文化工程,中国的绿色事业任重而道远。”可直到今天,在高速增长的过程中,追求财富的“企业家”们,对环境的关怀依然少见行动。一轮又一轮的自然灾害与恶劣气候,在反复地提示人们:要关爱地球,关爱自然,关爱万物。正如卡洛琳·麦茜特所描述,“有毒的废弃物、杀虫剂和除草剂,渗透到地下水、沼泽地、港湾和海洋里,污染着盖娅的循环系统。伐木者修剪盖娅的头发,于是热带雨林和北部古老的原始森林以惊人的速度在消失,植物和动物的物种每天都在灭绝。人类与地球之间迫切需要一种新的伙伴关系。”这是1990年环境关注者发出的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整个星球的呼声,然而直到20年后的今天,这个问题依然没有被真正地关注和重视。新一轮的自然报复行动再次提醒人们要重新审视追求财富增长的发展方式,让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2009年12月,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如何解决现有经济增长(发展)方式给人类的生存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和造成的严重的生态危机。这种追求高增长的生产方式已经对自然和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空前的破坏,这种危机正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之后,我国农村建设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首先解决了十三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为世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我们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又必须对中国农村、农业和农民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因为“三农”问题将关乎着中国乃至世界未来发展走向和人类的可持续性。在世界环境危机、生态危机频繁爆发的今天,我们必须回归理性来寻找导致这些危机的根源。在理论与实践工作者们寻找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农业作为生态修复功能的产业时代已经终结,现在为了实现人类(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和部分土地稀缺的发达国家)的粮食安全,农业已经成为新的主要环境污染源,农业生产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寂静的春天》里所描述的景象既生动又深刻。美国五十年前所出现的危险景象正陆续发生在我国粮食主产区。过量施肥,滥用农药,大量喷洒除草剂,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显现,对人类的健康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这些对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如此严重的破坏来自于农民自我生存的需要,来自于西方科技文化的影响,也来自于农业农村落后现实的无奈。问题的解决,光靠技术进步无法实现,技术只能解决产量提高和资源利用效率问题,而无法解决如何利用资源和如何复活自然的问题;问题的解决,光靠农民自身也是无法实现的,因为农民作为不完善的市场经济行为主体无法自觉地关注人类的持续发展而放弃现有的生活方式,进而寻找存在极大风险的新的生存出路;问题的解决,光靠经济的方式也无法实现,经济的目标只关注利益,当一项新的选择没有更多的利益出现时,“理性”经济人不会选择这项新事物。所有这一切都需跳出传统的单向解决问题的思路,用更深层次的方式来寻求解决之道。而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将为所有这一切问题的解决提供全新的思路和途径。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将包括导引方向的精神文化、秩序规范的制度文化和具体实践的物质文化。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过程中,既要坚持马克思人与自然本质统一的和谐思想,又要发挥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存智慧,同时也要借鉴西方保护自然的环境伦理。并将马克思批判文化、中华传统主动适应文化和西方解决问题文化结合起来,建立起更具综合性的全新生态文化思想与发展战略,在理论与实践统合中努力前行,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 生态文化就是人类按照生态规律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的内容。当前我国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物质生态文化扭曲、制度生态文化建设缺失、精神生态文化建设空白。针对这些问题,结合生态文化建设的本质内涵,提出我国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路径及出路:将发展生态农业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选择,生态农业可以实现资源、环境、效率、效益兼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或综合农协)作为完善农村制度建设的有效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既实现了创建初期的经济功能,更起到了农村社会大发展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文化作为农村文化发展的终极目标,只有全体成员懂得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的精神,才能真正发挥建设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建设中国农村生态文化,还要国家实行与这些路径相配套的保障措施才能确保其实现。确保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国家责任,缩小城乡差距;培养塑造生态化农民,保障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主体的自觉行动;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由家庭向自然地建设生态文化;追求文化自觉,保障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最终实现;协同推进新农村建设,优化农村综合环境是吸引优秀人才逆向流动的必然选择,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对于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福利是一个有效选择。 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不是单一的经济研究可解,也不是单一的社会学研究可解,既不是单一的金融学研究可解,也不是单一的管理学可解,既不是单一的技术进步可解,也不是单一的哲学思维可解,必须将农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研究。而农村生态文化作为一项包括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次内容的建设,可以涵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视域,作为一项系统研究,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初步给出了我国农村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选择。
中国道教农业史——农业思想初探
作者: 赵文杰  日期:2010-04-20 来源 :山东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农学 道家 农业 道教 思想 
描述: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鲁迅先生曾在《致徐寿裳信》中指出:“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中国的农业文明源远流长,道家、道教思想根植于这种农业文明,反映了一定的农业思想。中国的科学技术在道家、道教中获得了思想根源,而且也在道教中获得了实质性发展。近几百年来,学术界对于道家、道教的研究已取得长足进展,特别是关于道教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恩师姜生先生的《中国道教科技史》做出了诸多的贡献。在道教研究界,对于化学、医学、养生学、天文学以及物理学等领域的研究都已取得了重要成果,而对于道教中的农学思想却关注较少,论文的写作缘由也正基于此,以期丰富使道教科技史研究。 论文首先论证了农业史中哪些内容可属于道家、道教的范畴,以及道教中所包含农业理论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发掘先秦道家中的贵农思想,注意到《道德经》中即有重生、贵农的思想根源,这对于道教的影响是极大的。《吕氏春秋》中《上农》等四篇充满了浓厚的道家色彩,其所包含的农学思想是中国农业史库中的瑰宝,文章分析了其中的农学思想并指出了它对于后来道教中的农业思想的影响。作为黄老道经典的《淮南子》其中也包含了丰富的农学理论和农业物候等内容,比较直观地体现了道家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 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是道教的产生与发展时期。《太平经》作为早期道教经典,其中的农学理论涉及到“三急”、“地养说”、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内容,是道教经典中第一部对于农事活动予以关注的著作。其后的诸多道教学者在其著作中都涉及了丰富的农业知识和农学思想。葛洪作为东晋著名的道教学者就主张“农道合修”,所作《抱朴子》中关于重农的记载值得后人研究。北齐的道教著作《刘子》专门以“贵农”为篇名,明确提出道教的“贵农”,“重农”思想。 至隋唐五代,道教逐渐发展成熟、壮大昌盛起来。《洞灵真经》又以“农道”为篇名,系统论证了农业作为治国之根本的重要性,其精髓在于提出了关乎农耕之道的“耕道”,这更是旗帜鲜明地表示了道教对于农业的重视。虽然其中内容多似《吕氏春秋》中的农学理论,但也不乏道教学者的独到理解和发挥。五代道士谭峭《化书》中的“食化”篇,延承《太平经》中“三急”学说,进一步论证了衣食作为生存之根本的重要性,以及从事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经过隋唐五代的发展,道教完成了其内在化,从外丹修炼逐渐转向内丹证道,及至宋元明清时期,道教主要的著作多是内丹和伦理学说。然此时出现了全真道农业学者陈旉,陈旉以其《农书》彪炳史册,《农书》在农业史上的地位和意义都是无可比拟的。《农书》记载了长江流域的水稻农业生产技术,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农学思想。“地可以治”,“地力常新壮”等理论是极其精彩的,反驳了以往地力逐渐衰竭的说法,肯定了人作为农业生产活动中的主要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其以“十二宜”为篇名,注重各个生产要素的相资相利,也是农业史上第一部将耕牛和养蚕作为农书的一部分,并以专门篇章论述的农学著作。《长春真人西游记》不仅在地理堪舆学上有重要贡献,其中记载的西域地区的农业状况也是我们了解西域农业的重要资料。 纵观整个道教史,以农证道是其一大特色,农道兼修也是很多道士所选择的修仙之道。文章对于散落于其他道书中的农学思想也作了分析,力图做到少有遗漏。通过研究发现,道家、道教作为中国重要的思想流派,其对于农业科学技术层面的贡献也不容忽视,合理地发掘其中的农学理论,对于完善道教研究和指导现代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儒家家庭伦理及其对我国现代家庭伦理建设的启示
作者: 裴夕  日期:2009-12-01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现代家庭伦理 启示 儒家家庭伦理 建设 
描述:家庭伦理是一个古老而又常谈常新的话题,近年来,中国人的家庭生活出现了一些新的走向和趋势,这些新情况对传统的家庭伦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传统儒家家庭伦理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如何面对这些冲击,进而处理好夫妻关系、代际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以及邻里关系,建立和谐、美好、幸福的家庭已成为学术界需要解决的紧要问题。本文从动态的视角,在考察传统儒家家庭伦理兴盛、式微的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分析当代家庭伦理问题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原因,探讨传统儒家家庭伦理的恒常价值,找出现代家庭伦理与传统儒家家庭伦理的结合点,思考现代家庭伦理建设的途径。本文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章为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明确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并对文章的结构安排与主要观点进行了说明。 第二章界定了“家庭伦理”的基本范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伦理是社会伦理的基础。所谓家庭是指由婚姻、血缘所决定的人与人之间的特殊人伦关系;伦理涉及“伦”与“理”即人伦关系与关系之理两个方面;家庭伦理是调整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或准则,是社会伦理道德的组成部分。家庭伦理的功能主要是对于未成年人的情感、道德想象力、理智能力等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培养。 第三章描述了中国传统儒家家庭伦理的兴衰。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社会,本文认为传统家庭伦理的产生有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封闭的地理环境;自足自给的小农经济;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群体本位的价值导向是传统家庭伦理赖以生存的土壤。这种家庭伦理有其自身的特点,表现在它是以家庭为本位,以父子人伦为主轴,以孝为核心的宗法人伦。其主要内容是“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悌”,这种家庭伦理的教化,是中国社会保持稳固的社会秩序的有效手段。 然而历史发展到19世纪40年代,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传统发展轨道被打破,开始被纳入到现代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大潮之中。中华民族为抵御外辱,挽救民族危机,回应西方工业文明的挑战,踏上了艰难的现代化路程。传统家庭伦理文化也被裹挟着进入了现代化的浪潮之中,受到西方思想的猛烈冲击,进入式微时期。这一时期大致分为二个阶段:近代社会阶段(从鸦片战争后至五四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文革”结束),本文对这一时期家庭伦理特点作了整体性把握,分析了传统儒家家庭伦理衰落的原因。 第四章分析了现代中国家庭伦理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在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中国人的家庭结构、生活方式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从而对传统的家庭伦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家庭伦理的主流形态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伴随而生的一方面是大量的家庭伦理问题的出现,如婚外恋、非婚生子、单亲家庭、婚外性关系日渐增多,离婚率居高不下,甚至重婚纳妾等违法现象也时有发生;一些家庭代际关系失衡,重幼轻老,“孝道”错乱,独生子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难以解决;兄弟之间由于利益分配、相互竞争、赡养父母产生矛盾和冲突甚至拔刀相向等等。另一方面,我国传统的家庭伦理规范对家庭生活秩序进行有效调节的功能愈发式微,家庭生活的失序又严重危及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安定。本文在对现在家庭生活的变化机理、家庭伦理的失范状况以及伦理控制机制的弱化等问题进行反思,分析问题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原因。经济上,由于市场经济的建立,’促使家庭由封闭走向开放,家庭观念淡化。而人际关系网络急剧增大,相应地淡化了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家庭结构逐渐松散。个人独立意识加强,家庭本位让位于个人本位。家庭关系呈现出民主平等化的趋势,可能带来的结果是家庭成员过于强调自己的利益,导致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淡化甚至缺乏。社会上,首先是社会政策方面,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推行和社会保障政策的不健全,极大的增加了养老的负担。其次是父子人伦规范的变化,家庭伦理轴心由父子转向夫妻;家庭伦理重心由长者转向幼者。文化上,由于我国社会正处于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既不同于自然经济时期的小农社会和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主义社会,又尚未进入“现代化社会”,而是一种“过渡型社会”,它决定了现代中国文化的“过渡性”特征。兼有新旧两种社会文化类型的因素,形成一种二元化的文化结构。它表现为:家庭道德评价的失范性;家庭伦理道德选择的矛盾性;家庭道德的调控机制弱化。 第五章探讨了传统儒家家庭伦理思想与现代家庭伦理建设的有机融合。本文在现代的视角中重新审视传统儒家家庭伦理,从“原源之辨”揭示现代家庭伦理建设离不开对传统儒家家庭伦理的继承,而作为现代家庭伦理之“源”的传统,则必须经过现实之“原”的筛选、检验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分析了传统儒家家庭伦理强调家庭成员间的责任义务的现实意义;传统儒家家庭伦理强调“和谐”,对于消除当今家庭中的紧张状态的价值;传统儒家家庭伦理中的慈、孝、贞、敬、悌等规范,对今天的家庭伦理建设的启迪意义。并且在探讨传统儒家家庭伦理恒常价值的基础上,找出传统儒家家庭伦理与现代家庭伦理思想的结合点,把传统儒家家庭伦理与现代家庭伦理建设进行有机融合,揭示“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悌”对于现代家庭伦理建设,维护家庭稳定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 文章最后,确定了现代家庭伦理的定位:首先应该尊重每个家庭成员的人格和个性;其次强调权利和义务的双向性;再次是注重感情性和自律性。在现代家庭伦理规范的建设上应该遵循:第一确立适应现代化要求的家庭伦理道德建设的基本规范和准则;第二正确处理新旧家庭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创新;保持家庭伦理的相对独立性。 在研究方法上,一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广泛、深入地查阅文献资料和调查,了解当前中国家庭问题现状。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角度和进行评判性分析上,研究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以挖掘其现代价值。二通过多元分析法。本文力求把社会学的综合分析,哲学的理性思辨,伦理学的规范概括有机结合起来,并以西方社会家庭伦理的演变为参照、合理因素为借鉴,建设适合现代家庭发展的家庭伦理。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法。把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本研究的总方法论,贯穿于本文的每个部分。 本文转换视角,拓展新的研究领域,通过综合运用伦理学的基本原理与知识,社会学的问题意识及研究方法,以及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我国传统家庭伦理进行历史与现实的整合,提炼传统家庭伦理的普适性内容,同时以西方家庭伦理的演变特点和规律为参照进行合理的借鉴。把现实分析和哲学思辨相结合,从当代家庭伦理问题意识出发,以传统家庭伦理为背景和依托,对传统家庭伦理的缺失和当代家庭伦理问题频出进行反思和梳理。力求使本文既有伦理学的理论深度,哲学的思辨精神,又有社会学的问题意识。
伦理视野下的甘肃贫困地区农村养老问题研究
作者: 陈玉婷  日期:2014-05-01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甘肃贫困地区农村 伦理关怀 养老 
描述:中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养老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尤其是中国农村的养老问题,已成为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养老问题更加突出。本文特以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甘肃贫困地区的农村养老为例,从伦理学角度出发,吸收借鉴了国外发达国家的养老模式;同时又对甘肃贫困地区的背景、现状进行分析,利用最新的政策和数据为导向,以从古至今国内的多种养老方法为辅助;得出了伦理视野下,甘肃贫困地区农村养老所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制度的具体路径。结论指出,为了使贫困地区农村养老问题得到充分的解决,必须从全社会出发,政府、企业、团体和人民都要发挥其相关效能和作用。从根源上解决贫困地区农村养老问题:必须运行法律法规来保障各项养老政策的具体实和落实,实现公平公正的原则,维护各项权益;加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增加养老保险的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的投保意识,实现医保和低保并存的局面;继续提倡鼓励农村劳务输出、提高农村外出务工收入水平,从而增加农民的基本收入;考虑不同地区的相关需求,建立养老机构和社会性福利机构,丰富贫困地区老年人的日常和业余生活;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美德“孝”,使得中华美德源远流长;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距、发展新农业经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最终实现全社会“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教、老有所医”的目标。
先秦儒家思想的生态学启示
作者: 付智强  日期:2012-04-01 来源 :长江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荀子 周易 论语 孟子 生态 
描述:中国历史上经历了三大黄金时期,春秋晚期到西汉的四百年间是中国历史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也称为“大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不断深化并逐渐向大一统迈进。这一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各种思想争芳斗艳、交相辉映,形成了思想史上“百家争鸣”的局面。《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载:“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随着国家大一统的出现,思想界的统一也是顺势而生,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的以儒家为主体兼容百家的思想格局。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儒学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对于现代中国的各项事业也存在着重大的潜在影响。挖掘和整理传统儒家文化在当前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孔子、孟子和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他们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论语》、《孟子》和《荀子》也都在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研究儒家思想是无论如何也离不开这三部文献的,而之所以把《周易》列入研究范围是因为它是我国古代现存最早的一部奇特的哲学著作,诸子之学都与《易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汉朝就被列为五经之首,之后又冠居“十三经”之首。所以,研究《周易》的思想内涵能够探寻出中华文化的流变之源。 本文系统地梳理了这四部文献的内容,从生态保护的角度重新认识了古典文献的思想内涵。 本文总共分为五大部分: 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缘起、意义及当前学术界的研究现状。 正文第一部分,详细介绍了《周易》的生态学启示。《周易》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先人对于大自然认识的经验总结,和自然界有着天然的联系。《系辞下传》中阐释六十四卦的名称虽然很小,但是代表的事物种类却很多,蕴含的意义也很深远,它们间接而中肯地表达了意思。所以,《周易》对自然地认识更多的是感性的、局部的、肤浅的,但它却是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的。所以,对于《周易》的生态学研究也是基于感性的理解,从宏观上把握其内容的思想内涵。《周易》认为太极是世界的本源,世间万物皆生于此。那么由此而产生的这一系统内部必然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体,所以我们要注重生态系统内各个要素之间的平衡。本章还从天人关系、自然之道、顺应自然等方面论述了《周易》的生态学启示,最后还总结了其哲学内涵。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论语》的生态学启示,孔子作为儒家的开创者,其思想言论手机在《论语》之中。系统第研究其内容,能够基本还原儒家思想的初始面目,更加直观地了解孔子的主张。本章首先阐述了孔子对天的认识,孔子提出“知天畏天”,这就表明了人在自然界所应该处的地位,同时也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周易》思想内涵的继承和发展,包含着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萌芽。接着又论述了孔子的“仁”这一儒家核心思想,从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上扩展了仁的含义,也为之后孟子提出“人民而爱物”做了思想铺垫。孔子还对中庸十分推崇,并提倡把中庸作为一种处世方式。在对待自然方面就表现为一种适中平和的生活方式,对于自然资源不能过度开发利用。本章还探讨了孔子“和”的思想,举例论证了孔子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最后还表达出了对“生”的重视,既重视自然界中的生命,又赞美了大自然的“生生不息”之功。 第三章主要探讨了《孟子》一书的生态学启示。孟子是子思的学生,而子思又是孔子的孙子,孟子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孟子以“大道”的传承者自居,以传承孔子的思想为己任,他对圣人学说的危境感到担忧,告诫世人要向古之圣贤学习,以避免大道的失坠。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重要学说,孟子的性善论为世人的行为处事指明了方向,劝告人们要保持本心,多做善事。同样,在人与自然界的交往过程中,人们也同样应该用良心来善待自然万物,如此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农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样遵循着大自然自身的规律。在农业方面孟子主要提出了“时养”,生物的生长发育都有其特定的时节,所以要使农业丰产就一定要特别注重时令。孟子还进行了关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思考,提出索取自然资源不能过度,并且日常生活不能奢侈纵欲,要适当地节制欲望,如此既能节约生活资料的消耗,又能达到养心的目的。孟子还提出了“仁民而爱物”这一重要主张,他把对人的仁爱扩展到物,表现了一种更博大的胸怀,而孟子所指的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大自然界。这充分说明了孟子对于生命的关怀。 第四章主要介绍了《荀子》的生态学启示。荀子是“百家争鸣”的总结性人物,其思想主体属于儒家流派,但同时又提出了许多有独创性的观点。对于天的理解上,荀子首次明确提出了“天人之分”。荀子主要是从政治角度将人类社会的治乱同客观存在的天隔离起来,但并没有将天和人对立起来,而是在正确认识了天的自然性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天人相参”的理论,辩证地论述了天人关系。荀子认为天使可以被认知的,但同时又反对以非理性的、反科学的方法来认知天。在认知天的基础上,荀子明确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更加肯定了天的自然属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荀子的思想具有很明显的现实性,提倡人们认识自然规律然后再去顺势改造利用自然。荀子肯定了人们日常消费的合理性,反对禁欲主义,提出开源节流的主张。在具体措施方面荀子也提出了许多有借鉴意义的方法。 这些儒家经典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深入研究其生态学内涵既能够丰富对古典文献的研究,又能够拓展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先秦儒道思想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作者: 陈西平  日期:2007-12-12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道家 农业 先秦 儒家 
描述:面对人口增长、资源破坏、技术制约、制度制约、生态恶化、区域失衡、国际竞争等一系列严峻挑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有不同于别国的特殊国情,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意义重大。作为一个农业文明历史悠久的国家,根植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儒道思想一诞生就与农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它不仅对封建社会的农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当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借鉴意义。因此,发掘研究先秦儒道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共分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概括阐述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将先秦儒道思想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结合,又是走中国化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另外,文章对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了分析,确立了本选题的研究范围、框架及其方法。 第二部分介绍了可持续发展农业概念的产生过程,关于可持续农业内涵的不同理解,并深入分析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战略、理论,并结合中国农业所面临的问题,指出国内外以往的可持续农业发展理论、战略中的缺陷,即虽然表面上强调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生产的、经济的、生态的、社会的多维目标的统一,但从实际运行过程来看,仍是重生产、经济、生态,而对社会的、特别是人的可持续发展关注不够。因此,文章提出将先秦儒道思想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结合,正是为了弥补和修正这些理论缺陷。农业可持续发展既是生产、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更是社会的、特别是人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点可以从先秦儒道哲学中寻求答案。 第三部分首先介绍并比较了先秦儒道哲学思想;然后总结了先秦儒道哲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比如儒道的“天人合一”观、弱化的“人类中心主义”、先秦儒道的伦理道德,以及儒家的“仁政”、“王道”、“民本”思想,道家的“清静无为”思想等。 第四部分重点阐述了先秦儒道思想现代价值及其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先秦儒道哲学中许多观点、理论,不仅对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稳定和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且,对更新人们的观念,提升人们的道德、文化素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以及促进政府转变执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农村成人教育,加大对“三农”的投入,都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第五部分为结论部分。通过上面几部分的分析阐述,得出四条结论: (1)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2)必须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 (3)先秦儒道哲学观、伦理观对中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4)人的可持续发展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
先秦诸子经济思想的生态阐释
作者: 赵麦茹  日期:2007-03-01 来源 :西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启迪 生态阐释 先秦诸子 经济思想 
描述: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使人类对于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关注空前加强,为了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人类对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西方自然观、逻辑思维与认知世界的行为等方面的范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环境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等学科应运而生。伴随着这一过程的还有当代学者(特别是西方学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生态伦理及思维方式的热捧、肯定与借鉴。其中,先秦时期以儒道为代表的各家学派所蕴涵的生态伦理思想尤其受到众多学者的肯定,但比较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意识到先秦诸子的经济思想中也包含着丰富的生态因子。这样一来,一方面,在全球性生态危机之大前提下人类很有必要从生态角度对于包括先秦诸子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认识和深度挖掘,但是另一方面,在这种重新认识与深度挖掘的过程中,人类却忽视了先秦诸子经济思想这一领域,这两个因素是促使笔者致力于从生态角度对于先秦诸子之经济思想进行研究的根本原因。 儒家、道家、墨家、《管子》、法家是先秦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几家学派,笔者即以这五家的经济思想为研究对象。任何思想的产生都有其渊源和学术背景,先秦诸子之经济思想也不例外。支撑着先秦诸子之经济思想的是先秦各家学派的哲学思想、逻辑思想、人性观理论、自然观理论以及历史观理论。由于先秦诸子的思想都秉承由夏商周三代文化发展沉淀下来的周文化,所以他们的思想根基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在自然观方面主张整体论、内因论与有机论,在逻辑思维范式中强调主客一体的整体思维方式,擅长于类比与串联式思维,在行为范式方面注重将人类的德性推广于整个自然界,强调合理取材、善待自然、知止知足。中国先哲思想根基的以上特点使得其思想充满了以“和”为贵的人文气息,这种人文气息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而且也深深地渗透于人与自然之间,其生态伦理思想是相当深刻的。 先秦诸子的这种生态伦理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其经济思想,具体表现为,在先秦诸子的生产观、消费观、赋税观和分配观等经济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因子:如对于农业生产活动,先秦诸子特别强调对于四季节气等天时因素的遵循,倡导人们依照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合理劳作,不妄为,不逆自然规律行事。在消费领域,先秦诸子又特别注重节俭消费,倡导人们在消费的同时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消费自然资源时“知止”、“知足”。在赋税与分配领域,先秦诸子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和”思路,注重以章显“公平”(只是相对的公平)的薄税政策和上下兼顾的分配政策来保持社会经济活动的可持续性发展。 蕴藏在先秦诸子经济思想中的这些丰富的生态因子给身处生态困境中的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如我们应从道德境界的高度培养我们悲天悯物的生态情怀、从法律角度完善我们的各种环保政策与法律条文、在具体的行动方面切实落实环保政策等等。具体到我国,在现阶段从生态角度研究先秦诸子的经济思想也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环境伦理学是旨在建立解决环境问题所需的生态伦理的一门新兴学科,中国同样需要这门学科,而先秦诸子的整体思维模式无疑给这门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最有效的工具;解决环境问题同样需要从法律的角度制定生态道德的底线,在这一方面,先秦诸子注重以“圣王之制”的国家法制强制力量来保护自然资源的做法也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先秦诸子从“天和”“人和”与“心和”三个角度落实其“和”思路的做法也给我们以深刻启迪;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当前我国政府又着力而为的一大政策,先秦诸子一方面注重上层统治者在节俭消费行为方面的示范作用,一方面注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这种观点对于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人口与自然资源配给日益紧张的当代中国来说同样适用;建立环境道德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最根本途径,先秦儒家学者以“由内而外、推己及人、推人及物”的逻辑思路给予自然万物以关爱的做法也给主张承认自然内在价值的当代学者以深刻的启迪。
< 1 2
Rss订阅